一、蘆筍和竹筍的區(qū)別
1、科屬不同
蘆筍和竹筍是兩種不同科屬和種類的植物,蘆筍是為百合科天門冬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石刁柏的嫩芽,是以其嫩莖為蔬菜進食。而竹筍為禾本科常綠植物竹的幼芽,其實屬于竹子的幼芽也就稱之為竹筍。
2、外形不同
蘆筍的形狀一般為細(xì)長狀,顏色為綠色和白色,尾部帶花的一種蔬菜。
竹筍的形狀為細(xì)長或粗矮狀,淺黃色,不帶花的一種蔬菜。
3、生長環(huán)境不同
蘆筍一般集中生長在江蘇徐州、山東菏澤等地,不適合在南方生長,在北方生長的更好。
竹筍適合生長在中國南方的竹林,不適合在秦嶺淮河以北的地方生長。
4、營養(yǎng)不同
蘆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元素等。特別是蘆筍中葉酸含量和硒含量,還含有天門冬酰胺,具有治療白血病的一種蔬菜。
竹筍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可降低體內(nèi)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滯。竹筍還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是一種可以用于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癥的蔬菜,但是其中不含葉酸,而且硒的含量遠(yuǎn)遠(yuǎn)低于蘆筍的硒含量。
5、功效不同
蘆筍具有抗癌、促進胎兒大腦發(fā)育、消除疲勞、降血壓、改善心血管,提高機體免疫力等功效,特別適合孕婦食用。
竹筍具有清熱化痰、開胃健脾、益氣和胃、寬胸利膈、治消渴、利膈爽胃、通腸排便、等功效,對肥胖和習(xí)慣性便秘的人尤為適合。
二、蘆筍和竹筍可以一起吃嗎
可以適量食用。蘆筍性寒,富含植物蛋白、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胡蘿卜素、及鉀、磷、鈉、鎂等營養(yǎng)元素;竹筍性寒,富含植物蛋白、多種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膳食纖維、多糖物質(zhì)及鈣、鐵、磷等微量元素,這兩種食物成分不相克,可以與之同食。
三、蘆筍和竹筍同吃有什么好處
1、去火去燥
蘆筍、竹筍皆為寒性食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體內(nèi)的燥熱之氣,有清熱去火去燥的作用,適合患有熱病,身體發(fā)熱的人群食用。
2、潤腸通道
蘆筍、竹筍性寒,都含有一定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的蠕動,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yù)防便秘或改善便秘。
3、增強食欲
竹筍中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zhì),帶有獨特的清香,具有開胃、增強食欲的作用。
四、一天可以吃多少蘆筍
200克。蘆筍性寒,一天過量食用容易刺激腸胃,使腸胃受寒,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身體不適的癥狀,建議每日200克左右為宜,可以分多次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