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香,中藥材,為植物降香樹干和根的干燥心材。中藥降香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是化瘀止血,理氣止痛,常用于瘀血阻滯的出血,血瘀氣滯的胸脅疼痛、跌損瘀痛,穢濁內(nèi)阻脾胃的嘔吐腹痛等。注意,陰虛火旺,血熱妄行者禁服。
降香,中藥名,為植物降香檀樹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全年均可采收,除去邊材,陰干。除去雜質(zhì),劈成小塊,碾成細(xì)粉或鎊片。
降香別名又叫,降真香、紫藤香、花梨母、紫降香、降真等。
中藥材降香呈類圓柱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表面紫紅色或紅褐色,切面有致密的紋理。質(zhì)硬,有油性。氣微香,味微苦。以色紫紅、堅(jiān)硬、氣香、不帶白色邊材、入水下沉降香者為佳。
我國主產(chǎn)于廣西海南島。此外,廣東、云南、四川、貴州、福建等地亦有分布。國外主要是在馬來半島、婆羅洲北部及蘇門答臘、中南半島柬埔寨。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將樹干削去外皮和白色木部,鋸成段;或?qū)⒏客诔?,削去外皮,鋸成段。曬干?/p>
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邊材。劈成小塊或鎊片碾成細(xì)粉。
沉香與降香均辛溫,具有止痛止嘔之功。但沉香辛香溫通,能除胸腹陰寒,有良好的行氣、散寒、止痛之功,故可用于寒凝氣滯的胸腹脹悶疼痛,以及脾胃虛寒積冷的脘腹脅肋脹痛;沉香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用于脾胃虛寒之嘔吐呃逆證。沉香既能降逆平喘,又能溫腎納氣,故可治腎陽虛衰,陰寒內(nèi)盛,腎不納氣的虛喘,也可用治上盛下虛,痰涎壅盛,氣喘咳嗽之證。
(降香圖片)
化瘀止血,理氣止痛。常用于瘀血阻滯的出血,血瘀氣滯的胸脅疼痛、跌損瘀痛,穢濁內(nèi)阻脾胃的嘔吐腹痛等。
適用于醫(yī)診為冠心病心絞痛、缺血性腦病、腎小球腎炎、腎功能衰竭等屬氣滯血瘀者。
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降香揮發(fā)油及其芳香水有抗血栓作用,黃檀素有微弱的抗凝作用,能顯著增加冠脈流量,減慢心率,輕度增加心跳振幅,不引起心律不齊。
此外,maigoo小編還了解到,降香乙醇提取物有抗驚厥、鎮(zhèn)痛的作用。
《本草綱目》:無毒。
臨床觀察:無毒。在常規(guī)劑量內(nèi)水煎服沒有不適反應(yīng)。
《本經(jīng)逢原》:血熱妄行、色紫濃厚、脈實(shí)便秘者禁用。
《本草從新》:癰疽潰后,諸瘡膿多,及陰虛火盛,俱不宜用。
買購健康編輯提醒,孕婦忌用降香,用藥需咨詢醫(yī)生。
內(nèi)服:煎湯,3-6g;研末吞服1-2g;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敷。
中藥降香煎多長時(shí)間?一般來講,頭煎以沸騰開始計(jì)算時(shí)間需20~25分鐘,二煎15~20分鐘。降香具有行氣活血,止痛,止血。氣味芳香,含揮發(fā)油多的藥物,為了減少揮發(fā)油的損耗,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壞,不宜久煎,所以在煎藥是要后下,后下藥應(yīng)在最后5~10分鐘入鍋。
外傷性吐血:降香、花蕊石各2g,沒藥、乳香各1g。將以上4味中藥研成細(xì)末。每服0.2g,黃酒送服。
刀傷出血:降香適量。研成細(xì)末,敷于患處即可止痛??芍瓮鈧?。
和中止嘔:降香、藿香、木香各等分。水煎去渣,取汁,溫水送服。
跌打損傷、外傷出血:降香末、五倍子末、自然銅末各等分。將以上3味中藥攪拌均勻,涂于患處,用藥用紗布包扎好。每天換藥1次。
痧毒中腎:降香15g,牛膝60g,桃花、紅花、鳳仙花各35g,白蒺藜30g。將以上合味中藥研成細(xì)末。每服6g,童便沖服。
《本草綱目》:療折傷金瘡,止血定痛,消腫生肌。
《本草經(jīng)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惡氣。入藥以番舶來者,色較紅,香氣甜而不辣,用之入藥殊勝,色深紫者不良。上部傷,瘀血停積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脅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藥刮末,入藥煎服之良。治內(nèi)傷或怒氣傷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本經(jīng)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內(nèi)服能行血破滯,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虛損吐紅,色瘀味不鮮者宜加用之,其功與花蕊石散不殊。
《海藥本草》:主天行時(shí)氣。
《玉楸藥解》:療挺刃損傷,治癰疽腫痛。
《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臟郁氣,利三焦血熱,止吐,和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