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棗為什么叫冬棗
冬棗并非指的是冬季成熟及上市的棗子,而每年7月至10月是冬棗上市的季節(jié),早熟冬棗一般在8/9月份上市。之所以叫冬棗只是因為相比其他果物,棗樹成熟期較晚,果實生育期120天以上的晚熟品種,接近冬天,所以就叫冬棗。特別是在淮河秦嶺以北的地方,冬棗差不多要在10月中下旬才成熟。北方的8、9月份已經(jīng)有點(diǎn)冷了,叫做冬棗聽起來很能理解,只是因為在南方8、9月還是比較炎熱,所以不少人會感到奇怪。
二、冬棗是紅棗嗎
不是。冬棗是棗樹的一個栽培品種,冬棗棗果大,皮薄而肉脆,甘甜帶微香,質(zhì)地十分脆嫩,落地都會開裂,汁多無渣,肉厚核小,一般都是鮮食,且儲存時間較短,不能曬干,屬水果類。
紅棗棗果較小,鮮果甜味較冬棗濃,也帶有棗香味,相對來說棗核比較算是大一點(diǎn)點(diǎn),可食率較低,多以干棗出售,不宜多食。紅棗品種很多,例如:灰棗、駿棗、金絲小棗...這些曬干的紅棗,易儲存,屬蔬果類。
三、冬棗干了是不是紅棗
很多人以為紅棗是冬棗曬干后制成的,其實不是,紅棗只是個統(tǒng)稱。因為生長的地區(qū)、濕度、溫度、日照時間不一樣,也會導(dǎo)致棗肉的口感不同,就像冬棗就比較適合吃鮮棗,甜脆可口,曬干后水分的流失,吃起來的口感就像皮皮棗,皮硬肉少。而紅棗是用大棗曬干處理后做成的,可專門用于晾曬儲存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