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煲仔飯是哪個省的傳統(tǒng)美食
煲仔飯是一種特色菜肴,有的餐飲店專營煲仔飯,很多朋友都吃過煲仔飯,但是對煲仔飯并不是很了解,不知道煲仔飯起源于哪里,其實,煲仔飯是我國廣東省的傳統(tǒng)美食,屬于粵菜系,因此又稱廣式煲仔飯。
煲仔飯歷史悠久,其雛形是兩千多年前的周八珍,據(jù)《禮記注疏》等書記載周代八珍中的第一珍、第二珍和煲仔飯做法一樣,只不過改用黃米作原料,現(xiàn)代煲仔飯出現(xiàn)于三十年代初的廣州街頭食檔,即點即做,一人一鍋,起初只有在較為寒冷的秋冬兩季售賣,賣的多是煲仔臘味糯米飯,到后來才逐漸發(fā)展到常年經(jīng)營的粘米。
在粵系美食中,煲仔飯是極賦特色的美食之一,獨特的加工烹調(diào)方式令它有別于其他粵系美食,和其他粵菜追求的原料本味以及清淡口味的特點,煲仔飯追求強調(diào)各種食材間的相互融合;不過煲仔飯也同樣具有粵菜追求精細的特點,其中不單包括食材用量的精細,更大部分是對火候的精細要求。
二、煲仔飯為什么叫煲仔飯
煲仔飯這個名字聽起來比較奇怪,很多朋友都不知道為什么叫這個名字,甚至有人調(diào)侃說煲仔飯是煲小孩的飯,其實煲仔飯名字的起源并不復雜,就是廣東地區(qū)的口語罷了。
粵語習慣把小的東西叫“仔”,比如雞仔、豬仔,煲仔就是小鍋的意思,正宗廣式煲仔飯是用砂鍋制成的,廣東人把這種小的砂鍋叫做“煲仔”,“煲仔”煮出來的飯自然就叫煲仔飯了。
三、煲仔飯的特色
好吃的煲仔飯有兩個不容忽視的特征:
1、跟煲上桌的調(diào)味汁,揭開蓋子澆在飯上,有嗞嗞的響聲,看上去黑又亮,充分體現(xiàn)調(diào)汁師傅的手藝。
2、金黃的鍋巴,晶瑩剔透的絲苗米被光滑的煲底燒出的一層鍋巴,香脆可口,和普通鍋巴不同,它不但脆而且滋味深長,很考驗火候的控制和煲仔本身的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