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齒種植體是什么
牙齒種植體,又稱牙種植體、口腔種植體、人工牙根,是通過外科手術的方式將其植入人體缺牙部位的上下頜骨內(nèi),待其手術傷口愈合后,在其上部安裝修復假牙的裝置,由體部(種植義齒植入人體組織的部分)、頸部和基樁或基臺部組成。
二、牙齒種植體有哪幾種類型
牙種植體的類型眾多,根據(jù)不同分類方法可分為不同種類:
1、按材料分
可分為金屬與合金材料類、陶瓷材料類、碳素材料類、高分子材料類和復合材料類五大類。
2、按植入部位分
(1)骨內(nèi)種植體:種植體位于頜骨內(nèi)。
(2)骨膜下種植體:種植體位于粘骨膜下的骨面上。
(3)根管內(nèi)種植體:種植體位于經(jīng)根管治療的根管內(nèi)。
(4)穿骨種植:種植體從下頜骨下緣植入頜骨,傳出牙槽脊頂粘骨膜。
3、按種植方式分
(1)骨結合式種植體
常見有:葉狀種植體、圓柱形種植體、螺旋種植體、錨狀種植體、穿下頜骨種植體及升枝支架種植體等,指在人體活的骨組織與鈦種植體之間發(fā)生的牢固、持久而直接的結合,即負載力量的種植體的表面與有活力的骨組織之間存在結構上和功能上直接的聯(lián)系,種植體與骨組織之間沒有任何結締組織存在,不間隔以任何組織。
(2)兩段式種植體
即種植體基臺與固位體分為兩段而不是一個整體的一類種植體,手術時,與骨組織結合的固位體和與牙齦組織結合的基臺是前后分別進行兩次手術植入完成的,第一次手術先將固位體植入骨組織內(nèi),縫合傷口,經(jīng)4-6月待種植體固位體在完全無負載的休息狀態(tài)下與骨組織產(chǎn)生骨結合后,再行二次手術,切開牙齦組織,通過種植體中心螺絲連接基臺,拆線后即可取模并完成最終修復體。
(3)一段式種植體
即種植體基臺(與牙齦結合的部分)與固位體(與骨組織結合的部分,即人工牙根)為一段相連整體的一類種植體。手術時,與骨組織結合的固位體和與牙齦組織結合的基臺部分,作為整體一次手術植入完成。
三、牙種植體植入術的原則是什么
在進行牙種植體植入手術時,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手術的無創(chuàng)性
手術對種植床周圍骨組織的損傷主要包括兩方面,機械創(chuàng)傷及熱灼傷。適當?shù)臋C械刺激是骨愈合過程的啟動因素,但較大的創(chuàng)傷勢必降低周圍骨組織的成骨能力,甚至造成種植體周圍骨原細胞的壞死,實驗證明制備種植窩時骨床的溫度不應超過47℃。
2、牙種植體表面無污染
(1)細菌污染:同外科手術基本的無菌原則。
(2)脂類及異種蛋白污染:牙種植體的生物相容性除決定于種植材料的生物學特性以外,材料表面對組織較強的親合性將有利于體內(nèi)各種細胞因子、生物大分子以及細胞在種植體表面的貼附,進而有利于成骨過程。而不論采用何種組織親和性高的材料,如果有異體蛋白存在時,則有排異反應。種植體及專用手術器械在消毒滅菌前,應采用物理化學凈化處理,以去除脂質(zhì)和異體蛋白。
(3)異種金屬元素的污染:大多數(shù)牙種植體系統(tǒng)采用金屬材料是鈦,在它表面生成的穩(wěn)定、類陶瓷特性的鈦氧化膜是確保其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基礎。而異種金屬元素的接觸將在局部形成電化學腐蝕,故與種植體相接觸的器械均采用鈦質(zhì)專用器械而不能使用異種金屬器械。
3、牙種植體的早期穩(wěn)定性
牙種植體的早期穩(wěn)定是界面實現(xiàn)骨結合基本的愈合環(huán)境。在制備種植窩時應注意種植窩的精確性,采用逐級擴大的方法,在同一軸線上上下提拉鉆頭,避免鉆頭在任何方向上的擺動,以保證種植窩的直徑與種植體相一致。
4、種植體愈合的無干擾性
指牙種植體在骨愈合過程中不受口腔微生物環(huán)境及過早咬合力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要求種植體植入骨內(nèi)后牙齦粘膜嚴密縫合,使種植體與口腔隔絕;同時種植體亦不應高于骨面,防止因直接或間接承受咬合力而對成骨過程造成的不利影響。
5、盡量保留健康的附著牙齦
附著牙齦是保證牙種植體健康齦結合的一個重要因素,它的存在可以防止因口頰、舌的運動牽動種植體周圍粘膜而造成正常齦結合喪失的危險,所以保護健康的附著牙齦關系著種植體的遠期效果。另外,種植體周圍存在一定寬度的健康附著牙齦是確保牙種植義齒修復美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在上前牙與前磨牙更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