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拌川是什么
拌川是一種干拌面,流行于杭州、上海一帶的面條類小吃。這種面里經(jīng)常會加上各種配料,較有名的有蝦爆鱔拌川、蝦腰拌川、牛腩拌川、豬肝拌川等。在面的制作上,拌川加上了獨特的“螺旋紋”,極大的提升了勁道的口感。
"拌川”在炒制過程中,油要多、火要大,老抽、黃酒、鹽、胡椒、勾芡,一個都不能少,這樣出來后,油潤噴香、柔滑微黏,容易掛在干撈的面條上,這種“掛汁”的狀態(tài)。
"拌川"的正宗做法是,兩個灶頭齊開火,一鍋煮面、另一鍋炒菜,怠慢了哪一鍋都不行,慢了其中一鍋,味道自然就差一分。一碗優(yōu)秀的"拌川",看似簡單,其中卻包含了眾多的細節(jié)。
二、拌川和拌面、炒面的區(qū)別
事實上,對于絕大多數(shù)杭州人來說,拌面應(yīng)該相當(dāng)于“蔥油拌面”。蔥油拌面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堿面煮熟,加蔥花、醬油、豬油或者香油,拌在一起。
而拌川的做法則稍微復(fù)雜一點,拌川其實應(yīng)該叫拌汆。做拌川都是兩個灶頭一齊開火的,一鍋面汆水,一鍋炒澆頭。肉絲拌川是基本款,里面配料要放韭黃肉絲豆腐干。面汆熟后與澆頭一起攪拌。攪拌均勻即可出鍋。
拌川與炒面最大的區(qū)別是,拌川是半干半濕,太干的話就是炒面了,而太濕則不如吃拌面或者湯面,所以要炒出一碗合格的拌川是很考驗廚師功力的。
另外,拌川中放韭黃有兩個目的,一是增香,二是調(diào)節(jié)濕度。正宗的杭州肉絲拌川只放韭黃肉絲豆腐干,后面改良加入豆芽會使得整碗面更加爽口。一般點拌川還會配碗倒篤菜湯,搭配拌川解咸解膩。
杭州人愛吃拌川,因為拌川不像炒面那樣干,卻因遭受過熱油的錘煉,比一般冷面、拌面多了幾分煙火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