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的功效與作用
1、回陽救逆,用于亡陽證,癥見冷汗自出,四肢逆冷,脈微欲絕。主要是腎和心的陽氣絕。本品能上助心陽以通脈,下補腎陽以益火,挽救散失的元陽,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單用,力量不夠,常與干姜、甘草同用,以加強回陽救逆之功效,即四逆湯(干草、生姜降毒,殺附子毒,又增強回陽救逆效果,附子回陽較干姜遲緩,所以有的書講,干姜偏走,附子偏守)。臨床往往兼陽氣脫,若陽衰氣脫,大汗淋漓、氣促喘急者,這時僅回陽,對元氣虛脫沒有針對性,所以與大補元氣的人參配伍,以回陽固脫,即參附湯。
2、補火助陽,補火,就是補命門之火,命門之火就是人體的元陽、腎陽。用于陽虛證。本品能溫一身之陽,凡陽虛者如腎、脾、心諸臟及衛(wèi)陽虛弱者均適用。若腎陽虛,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而見陽痿宮冷,畏寒身冷,腰膝冷痛,生長發(fā)育遲緩,早衰;腎不主水而水腫,小便清長,夜尿頻多,遺尿者,每與肉桂、熟地、山茱萸等同用,如桂附八味丸。腎主生殖,生殖、性功能降低等;腎不納氣,呼吸急促,出多進少,虛喘;腎不溫煦脾陽,脾腎陽虛,腹瀉,久瀉不止,脾腎陽虛,水氣內停,見小便不利、肢體浮腫者,用之有助陽化氣之功,常與健脾利水藥白術、茯苓等同用,如真武湯。心陽不足,而見心悸氣短、胸痹心痛者,可與人參、桂枝等同用。衛(wèi)陽虛自汗出者,可與黃芪、桂枝同用。但最有效有用的是改善不能溫煦形體。還有脾陽虛,寒濕內盛的脘腹冷痛,大便溏瀉,食欲不振,它脾腎雙補,常與黨參、白術、干姜同用,如附子理中湯。心陽虛,輕的自汗,心悸或胸痹疼痛,有寒象,也可用,和活血化瘀的或溫心的肉桂、桂枝配伍,另外,衛(wèi)陽不固,自汗不止,與黃芪一起用。
3、散寒止痛,即能溫中,又能溫經。廣泛的溫里散寒。溫中,用于胃寒,脾胃虛寒,也用于實證的寒邪過重,脘腹冷痛;溫經,經脈受寒,出現(xiàn)的冷痛、頭痛可用,還有類似于烏頭的祛風濕的作用,對于風濕寒痹,尤其是兼陽虛的它祛風濕,散寒止痛,但祛風濕不如烏頭。只要有寒無論虛實均可用。實證就是溫里散寒止痛,虛癥就是溫補陽氣。
附子的副作用有哪些
附子的副作用主要是針對生附子而言的。因為生附子片含有好多種生物堿。在這些引起副作用的生物堿中是以烏頭堿為主的。相對于其他類型的生物堿而言,烏頭堿的毒性很大,即使經過多次稀釋后仍然存在一定的毒性。如果附子服用過量是會出現(xiàn)一定的毒副作用的,可能會出現(xiàn)惡心、手足發(fā)麻、心慌、嘔吐、呼吸緩慢、血壓下降等問題。另外,我們大家一定要知道,附子的副作用是非常的強烈的,如果我們大家經常過量地服用附子,那么還有很大的可能會導致我們大家出現(xiàn)死亡的情況的。
附子的食用方法
1、附子粥
材料:制附子10克,炮姜15克,粳米100克。
做法:二藥研為細末,每次用5克,與粳米加水煮粥食。亦可將二藥減半,煎水取汁,入粳米煮粥。
功效:源于《圣惠方》。本方以附子溫里散寒、止痛,炮姜溫中散寒、止瀉。這樣的一道養(yǎng)生保健的粥品適合經常出現(xiàn)的腹瀉腹痛的問題,對于出現(xiàn)的大便稀的問題有改善的功效和作用。
2、附片薏苡粥
材料:制附片10克,薏苡仁30克,粳米100克。
做法:附片煎取汁,入薏苡仁、粳米,加水煮至粥熟。分2次食。
功效:本方以附片散寒止痛,和薏米仁搭配的話可以有舒筋的作用,去除體內的濕氣,而且也可以有緩解關節(jié)疼痛的作用。
附子的食用禁忌
1、忌不易消化食物。
2、感冒發(fā)熱病人不宜服用。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以免導致不良的后果,出現(xiàn)更加嚴重的疾病發(fā)生。
4、孕婦慎用,哺乳期婦女、兒童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