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至面是指什么面
夏至面是指涼面。用當(dāng)年新收獲的小麥,新鮮面粉制作的面食,筋道鮮香,營養(yǎng)價值高,久而久之,夏至就流傳下來了吃面的習(xí)俗。夏至日吃面,吃什么面條也是有講究的,一般不能是熱湯面,而是要吃過水的涼面。夏至面是漢族風(fēng)俗,流行于全國大部地區(qū),指夏至節(jié)(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吃涼面(條)的習(xí)俗。
1、老北京夏至最愛炸醬面
6月21日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夏至,“冬至餃子夏至面”,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這天講究吃面。在民俗回歸的當(dāng)下,凡是跟夏至節(jié)令沾邊兒的吃食都賣得不錯。按照老北京的風(fēng)俗習(xí)慣,每年一到夏至節(jié)氣就可以大啖生菜、涼面了,因?yàn)檫@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又不至于因寒涼而損害健康。
2、山東各地夏至和伏日習(xí)俗花樣多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普遍要吃涼面條,俗稱過水面,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萊陽一帶夏至日薦新麥,黃縣(今龍口市)一帶則煮新麥粒吃,兒童們用麥秸編一個精致的小笊籬,在湯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撈,既吃了麥粒,又是一種游戲,很有農(nóng)家生活的情趣。
二、夏至為什么要吃面
1、以面食敬神
在古代,夏至是個極為重要的日子,會舉辦祭神祭祖儀式,祈禱平安消災(zāi),保佑國旺家興。每逢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zāi)消年豐?!吨芏Y·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疫癘、荒年與饑餓死亡。此時民間新麥方出,人們以面食敬神。夏至吃面食這一食俗也流傳至今。
2、因夏至新麥已經(jīng)登場,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百姓們在家中與親人相聚,避暑乘涼,還要和家人一起“嘗新”。冬至餃子夏至面,夏至日“嘗新”指的就是吃面,此時小麥正好迎來收獲期。新麥進(jìn)了糧倉,家中的巧婦做成面食,先敬神再讓家人食用嘗鮮慶豐收。
從營養(yǎng)學(xué)的角度來看,夏至前后是麥子豐收、新面粉上市的時候,新鮮面粉里的營養(yǎng)成分較高。過去,人們在這個時候多吃面,一方面是慶祝豐收,另一方面也可以從新面粉做成口感很好的面條中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
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夏至過了,白天的時間會一天比一天短,吃夏至面也是人們?yōu)榱似砬笠粋€好兆頭,夏至這一日白天的時間達(dá)到最長,而過了夏至這一天,白天時間將一天天的縮短。
四、夏至面的做法
所需食材:手工面條、豬肉末、黃瓜、胡蘿卜、綠豆芽、黃豆、雞蛋、花生、小蔥、蒜、姜、料酒、甜面醬、黃豆醬。
步驟:
1、取小半碗黃豆提前加水浸泡三小時,鍋中接入清水,把泡好的黃豆倒入鍋中,開大火將水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熟后撈出晾涼備用。
2、豆芽沖洗干凈,倒入開水鍋中焯水10秒,煮好撈出過遍涼水。炸點(diǎn)花生米,搗成花生碎。
3、黃瓜和胡蘿卜擦成細(xì)絲備用。雞蛋煮熟后剝殼切成兩半。大蒜去皮切蒜末,生姜切姜絲,小蔥洗凈切蔥花備用。
4、炒鍋加熱倒油,放入切好的蒜末和姜絲,倒入豬肉末將其炒散,加1勺料酒快速翻炒去腥,放兩勺甜面醬和一勺黃豆醬,炒勻炒香,繼續(xù)炒3分鐘做成肉醬。
5、煮鍋中接適量的清水開大火燒開,水開后將手工面條下入鍋中,大火轉(zhuǎn)中小火慢煮,面條煮熟后撈出過涼水裝入碗中,碼上黃瓜絲、胡蘿卜絲、綠豆芽、雞蛋,盛上炸好的肉醬,放入黃豆、花生碎和蔥花,拌勻后即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