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教育和傳統(tǒng)教育的區(qū)別
1、數據化
傳統(tǒng)教育的主要教學資源以書本為主,資源有限。而智慧教育將教學資源數據化,提前將這些數據發(fā)送給學生,由學生提前學習并根據學生們的實際掌握情況備課,然后在課堂上使用現代化設備(平板、手機、電腦)實施教學,以學定教,使教學數據化。
2、效率化
傳統(tǒng)教育在實施的過程中,老師很難全面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某一個知識點的了解情況,教學不夠效率化,僅有一部分學生充分的汲取到了老師的教學知識。智慧教育則可以借助于大數據、云技術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生們的潛在學習需求,令教學方案更有針對性,提高教學效率。
3、協作化
傳統(tǒng)教育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相反的,智慧教育中的群組服務則可以令師生、學生之間實現更順暢的交流。例如高校智慧交互教室解決方案可以直接為師生討論提供課內互動、跨?;印⒍嘟K端互動三種互動方式。課上,老師可以直接將資料發(fā)送給小組內的學生以供討論,并可以將討論內容投到屏幕上與其他學生共享。課堂上互動環(huán)節(jié)較多,使學習協作化。
4、現代化
年輕人思維比較活躍,尤其是處于學生時代的青少年。傳統(tǒng)教育過于死板,不夠現代化。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們的注意力難以較長時間的保持集中。智慧教育方案實施的過程中由于加入了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例如現代化的教學空間、場景、電腦、平板、手機等。學生們處于一個創(chuàng)新環(huán)境中,注意力更集中,學習效果更佳。
5、智能化
教師通過教學空間的設備布置,通過移動錄播的設備進行多種方式分享課程,學生運用智能平板或者白板,參與學習并且實現多屏互動。運用智能的設備進行教學,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智慧教育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可實現的智慧教育應用場景分別是智能教學、智能學習、智能考試與評價、智能管理與服務、其他智能教育應用。
1、智能教學
智慧教育從輔助教師教學方向出發(fā),涵蓋了備課、授課、作業(yè)與輔導、教研等多個教學流程,實現了對學生學情的精準分析、教學資源的精準推送、課堂互動的即時反饋數據留存、智能輔導與答疑、課堂的錄制與分析、網絡協同教研等,較大程度地減輕了教師教學負擔,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針對性。
2、智能學習
智能學習是學生在智能技術支撐下的新型學習模式,它通過學習路徑規(guī)劃的業(yè)務服務來制定學習的目標及學習步驟;通過個性化學習、協作式學習、沉浸式學習和游戲化學習等方式構建新型學習形態(tài),通過對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負擔監(jiān)測與預警來保障學生學習中的心理感受。為學生提供良好學習體驗的同時,在中國學生學習負擔普遍加大的背景下,減輕學生學習負擔,提升學習效率是教育任務中的重中之重。
3、智能考試與評價
考試與評價是衡量學生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常,考試和評價工作涉及到組卷、監(jiān)考、閱卷、考試分析、綜合素質評價等多項內容,往往會占用教師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而智能技術可以輔助教師進行科學、高效的考試與評價工作,也一定程度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為教師布置下一步教學任務提供了較大的幫助。
4、智能管理與服務
智能技術應用于教育管理與服務的主要應用場景包括:學校教學管理、校園綜合管理、校園保障服務、區(qū)域管理與服務。其中學校教學管理是包括排課、考勤、教學質量等方面的管理;校園綜合管理囊括了對校園的辦公、師資、設備、校園安全監(jiān)管進行綜合管理;校園保障服務是覆蓋了校園文化展示、圖書服務、生活服務、家?;拥纫幌盗蟹阵w系。智能技術應用于教育管理與服務活動中,不僅能夠幫助管理者實現對區(qū)域和學校的人、才、物資源的高效配置和科學管理,還能實現對區(qū)校教育管理與服務工作流程的再造,創(chuàng)造智能技術背景下的教育管理與服務新模式。
5、其他智能教育應用
智能技術除了以上四大應用以外,還可以應用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體質健康教育、美育、家庭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等領域,從而進一步豐富了智能教育的內涵,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