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山裝是什么服裝
中山裝是以孫中山先生為名的一種服裝,它是在廣泛吸收歐美服飾的基礎上,綜合了日式學生服裝(詰襟服)與中式服裝的特點,從而設計出的一種立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
1929年4月,中山裝經國民政府明令公布為法定制服。20世紀50年代以后,中山裝成為從國家領導人到普通老百姓的正式服裝。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山裝在民間逐漸被人們遺忘,但國家領導人在出席重大活動時,依舊習慣穿著中山裝。
二、中山裝的由來說法有哪些
中山裝一般認為是孫中山先生設計提倡的一種服裝,關于它的由來,有多種說法:
1、一種說法是,孫中山在日本活動期間委托華僑張方誠設計了中山裝的草圖,返上海后于1916年命榮昌祥裁縫王才運依圖生產。該說法的另一支流則說,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時,有一次,他將一套已經穿過的日本陸軍服拿到亨利服裝店請裁縫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后仍有點像英國軍制服。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裝”,更非“西裝”,店員便為之起名為中山裝。
2、另一種說法是1923年,孫中山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著不便,又不大適應當時中國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而中國原來的服裝(對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長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現(xiàn)當時中國人民奮發(fā)向上的時代精神,在實用上也有類似西裝的缺點。于是主張以當時在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為基樣,在企領上加一條反領,以代替西裝襯衣的硬領。這樣一來,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裝上衣、襯衣和硬領的作用;又將“企領文裝”上衣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下面的兩個明袋還裁制成可以隨著放進物品多少而漲縮的“琴袋”式樣。最終請裁縫黃隆生幫助一同規(guī)劃和負責縫制,順利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
3、第三種說法是中山裝源于學生裝。初期的學生裝多仿效日本學生裝,而日本學生裝用的是日本海軍裝,日本海軍裝是學的歐洲軍裝。孫中山在日本多年,喜歡穿日本學生裝。故1926年11月,《良友》畫報出《孫中山先生紀念特刊》時,刊登的孫中山照片的介紹就徑說:“先生喜服學生裝,今人咸稱為中山裝?!?/p>
4、此外,也有人指出中山裝的主要參考來自中國地方便服。源出中國說再分廣東便服說及寧波服便服說。兩者均認為孫中山從中國地方便服為基礎,加入西裝的硬領及多袋等特色而成。
三、中山裝的意義
中山裝以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裝的誕生,結束了中國幾千年來袍服制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顛覆了中國人原有關于傳統(tǒng)服裝與身體空間的觀念。中山裝的流行,也代表著服裝平等化觀念的出現(xiàn),是中國服裝發(fā)展史上一場震撼性的革命。
中山裝對于引導人們形成共同的政治、思想、文化與情感認同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山裝的推廣與流行,促成了中國傳統(tǒng)袍式服裝向西方短式服裝的轉型,改變了中國人“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的服飾習慣,也改變了中國人對服裝的審美習慣與實用標準。中山裝不僅作為一種政治服裝而流行全國,而且作為中西文化融合的服裝而深受國人喜愛。中山裝是愛國、進步、文明的象征,更是繼承孫中山遺志的象征,滿足了近代中國人意欲表達的政治情感,引起思想共鳴,這是中山裝能夠流行的真正社會思想基礎。
中山裝是中國現(xiàn)代民族國家建構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具有特別意義的服裝,是既體現(xiàn)民族性、又體現(xiàn)現(xiàn)代性的服裝。與此同時,它成為國民的認同方式以及體現(xiàn)群體意識的符號,具有獨特的社會文化價值。正因為如此,中山裝的推廣與流行與近代民族國家的建構進程相同步,而其內在民族主義特性與孫中山符號一樣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中山裝具有中國民族的特點,穿著簡便、舒適、挺括。曾一度被世界公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服”。中山裝做為中國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禮服,它同時也承載著一種文化,一種禮儀,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