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瓷器特點
1、構造:元代瓷器采用分段制胎,然后再用胎泥粘合而成,外壁接痕經(jīng)打磨不明顯看出,內(nèi)壁接痕仍清晰可見。
2、圖案:元代瓷器配合嫻熟畫法,繪畫層次分明繁多,由宋代素瓷走向彩瓷。
3、胎釉:元代瓷器迎光溫潤透亮,略顯米黃色,釉面一般較厚,色泛清白。
4、底足:元代瓷器多露胎,與明清瓷器底足掛釉明顯不同。少數(shù)也有底足有釉,而周圍無釉,元瓷底多泛火石紅色,底邊不規(guī)整,有彎曲現(xiàn)象,常見底有凹圓點。
元代瓷器種類
1、釉里紅
元代釉里紅瓷是元代所首創(chuàng)的一個瓷器新品種。釉里紅瓷是以氧化銅為著色劑,在瓷器胎坯的表面繪上紋飾,再罩以一層無色透明釉,在1300℃左右的窯溫下,在還原氣氛中一次燒成的精品瓷器。由于氧化銅非常容易揮發(fā),因此在當時非常有限的技術條件下很難成功完成,所以這是元瓷燒造技術提升的一個重要標志。
2、青花瓷
青花瓷是元代瓷器的主流,青花瓷的制作技術得到了顯著提高,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器特點是形態(tài)較大、胎體較厚、份量較重。尤其是江西景德鎮(zhèn)出產(chǎn)的青花瓷,其胎釉精細、青花濃艷,代表了當時青花瓷制作的最高水平。
3、卵白釉
卵白釉又稱之為“樞府釉”,這是因為常常在瓷器的花紋中間模印明顯的“樞府”二字。卵白釉瓷器的釉色白而微微泛青,有些似鴨蛋的感覺,普遍施釉較厚,一般呈失透狀。卵白釉瓷器多見一些小件的器物,如碗、盤、高足杯等。紋飾題材方面主要是傳統(tǒng)的龍紋、鳳紋和花卉紋等,其裝飾手法主要以印花為主。
4、青白釉瓷器
元代青白釉瓷器屬于元人創(chuàng)燒的一個瓷器新品種。青白釉瓷器其實是在宋代影青釉瓷器的基礎上一步步發(fā)展而來。青白釉瓷器發(fā)色青白,透明度較高,為青花和釉里紅以及顏色釉瓷器的燒制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條件。
5、青花釉里紅
青花釉里紅是瓷器釉下彩品種之一。青花是一種高溫釉下彩裝飾,高溫燒造而成,呈現(xiàn)出美麗的藍色。釉里紅瓷的裝飾和燒成工藝與青花瓷器基本一致。這種將青花、釉里紅兩色同施于一器的裝飾手法又稱之為“青花釉里紅”。
元代青花瓷怎么鑒定
1、倉土成胎,可以提高爐溫,瓷胎不易變形。
2、胎色較白,微顯青灰色階。
3、胎骨里面含有氣空較多。鑒于手工制胎的原因,胎骨中孔隙多數(shù)是偏狹形。
4、胎底顆粒狀明顯,不如明青瓷細膩。
元代釉里紅瓷器特征
1、釉里紅瓷器紋飾比較簡單,不像青花瓷紋飾那樣繁密細致。
2、釉里紅瓷器紋飾題材相應減少,不及青花瓷題材那樣豐富多樣。
3、銅在高溫下容易發(fā)揮,因此元代釉里紅瓷器無淡彩,只有一個比較濃的色階,并且紋飾線條常見暈散。
4、銅彩料在燒成過程中十分敏感,窯室氣氛稍有變異,便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所以元代釉里紅瓷器呈純正紅色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