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山裝的由來說法
中山裝一般認為是孫中山先生設計提倡的一種服裝,關于它的由來,有多種說法:1、一種說法是,孫中山在日本活動期間委托華僑張方誠設計了中山裝的草圖,返上海后于1916年命榮昌祥裁縫王才運依圖生產(chǎn)。該說法的另一支流則說,1919年,孫中山先生在上海居住時,有一次,他將一套已經(jīng)穿過的日本陸軍服拿到亨利服裝店請裁縫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后仍有點像英國軍制服。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裝”,更非“西裝”,店員便為之起名為中山裝。2、另一種說法是1923年,孫中山在廣州任中國革命政府大元帥時,感到西裝不但式樣繁瑣,穿著不便,又不大適應當時中國人民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而中國原來的服裝(對襟式短衫褂,大襟式長衫等),既不能充分表現(xiàn)當時中國人民奮發(fā)向上的時代精神,在實用上也有類似西裝的缺點。于是主張以當時在南洋華僑中流行的“企領文裝”上衣為基樣,在企領上加一條反領,以代替西裝襯衣的硬領。這樣一來,一件上衣便兼有西裝上衣、襯衣和硬領的作用;又將“企領文裝”上衣的三個暗袋改為四個明袋,下面的兩個明袋還裁制成可以隨著放進物品多少而漲縮的“琴袋”式樣。最終請裁縫黃隆生幫助一同規(guī)劃和負責縫制,順利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山裝。3、第三種說法是中山裝源于學生裝。初期的學生裝多仿效日本學生裝,而日本學生裝用的是日本海軍裝,日本海軍裝是學的歐洲軍裝。孫中山在日本多年,喜歡穿日本學生裝。故1926年11月,《良友》畫報出《孫中山先生紀念特刊》時,刊登的孫中山照片的介紹就徑說:“先生喜服學生裝,今人咸稱為中山裝。”4、此外,也有人指出中山裝的主要參考來自中國地方便服。源出中國說再分廣東便服說及寧波服便服說。兩者均認為孫中山從中國地方便服為基礎,加入西裝的硬領及多袋等特色而成。
二、中山裝的意義有哪些
中山裝對于引導人們形成共同的政治、思想、文化與情感認同起到了積極作用。中山裝的推廣與流行,促成了中國傳統(tǒng)袍式服裝向西方短式服裝的轉(zhuǎn)型,改變了中國人“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的服飾習慣,也改變了中國人對服裝的審美習慣與實用標準。中山裝不僅作為一種政治服裝而流行全國,而且作為中西文化融合的服裝而深受國人喜愛。中山裝是愛國、進步、文明的象征,更是繼承孫中山遺志的象征,滿足了近代中國人意欲表達的政治情感,引起思想共鳴,這是中山裝能夠流行的真正社會思想基礎。中山裝具有中國民族的特點,穿著簡便、舒適、挺括。曾一度被世界公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服”。中山裝做為中國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禮服,它同時也承載著一種文化,一種禮儀,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如果您也想買一件中山裝的話,可以先來看看中山裝十大品牌。
三、中山裝的四個口袋代表什么
中山裝的四個口袋代表“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并把這四項理念發(fā)展成為了國之四門:1、“禮”即禮儀符合道德規(guī)范。2、“義”則思想行為不能超過道德標準。3、“廉”則為廉潔公正。4、“恥”則為知道羞恥。這四項思想不僅在民國時期盛行一時,更被后世人作為道德標準。不過也有說法認為,所謂中山裝的特殊政治意義只是一個美麗的童話,最多可以視為民間娛樂版,是后人牽強附會提出的。
四、中山裝是正裝嗎
正裝是指適用于嚴肅的場合的正式服裝,中山裝也屬于正裝的一種,現(xiàn)代的中山裝結(jié)合了時尚元素與中國特色,同時也承載著文化和禮儀,無論正式場合還是作為便服,都能體現(xiàn)男性的個性化色彩?,F(xiàn)如今中國和朝鮮的領導人在一些重要場合,還是會穿中山裝出席。不過和西裝這類廣義上的正裝相比,中山裝其實不太適合作為普通人穿著的正裝,一是因為中山裝對穿著者的身材要求很高,要求身材高大的人才能撐起來;二來中山裝一般是領導穿著,雖然沒有明文規(guī)定,但普通人以及部分需要穿著正裝的場合如面試、商務會議、宴會等,還是不太適合穿中山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