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讓刺殺趙襄子
豫讓曾經(jīng)在晉國世卿智氏族長荀瑤的手下任職,受到了荀瑤的極度禮遇。公元前453年,荀瑤在晉陽之戰(zhàn)被韓、魏兩家反水,他們聯(lián)合趙襄子殺死了荀瑤。豫讓便發(fā)誓要為荀瑤復仇,之后多次刺殺趙襄子,甚至用漆涂滿全身使自己面目全非,吞炭使自己的聲音改變,最后暗伏橋下謀刺趙襄子未遂,為其所捕。豫讓臨死時,求得趙襄子的衣服,拔劍擊斬其衣,以示為主復仇,爾后伏劍自殺,留下了“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的典故。
許貢門客刺殺孫策(200年)
許貢是東漢末官吏。先后任吳郡都尉、太守,欲送密信給曹操,要曹操注意孫策,卻被孫策發(fā)現(xiàn)而被殺,他生前招攬了一些門客,當中有三人不忘故主,千方百計想要手刃仇人。建安五年孫策在丹徒山中打獵時被這三人伏擊,孫策傷勢甚重,自知不久于人世,江東大業(yè)也就交到了年幼的弟弟孫權(quán)手中,江東也就失去了發(fā)展壯大的機會,最終造成了三分天下及三國歸晉的結(jié)局。
郭修刺殺費祎(公元253年)
三國志記載,姜維劫掠魏境的時候,將中郎將郭修俘虜,郭修并未有屈服,劉禪封他做了左將軍,郭修多次想刺殺劉禪都沒有成功,蜀延熙十六年(253)正月初一,蜀漢大將軍費祎于漢壽開辦歲首大會,郭修當時在座,乘費祎歡飲沈醉之際,就趁著費祎開宴會的時機刺殺了費祎,253年后,即便有“時蜀官皆天下英俊,無出維右”和“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聞名”的姜維拼盡全力也回天乏術(shù)。
聞一多遇刺案(1946年)
1946年2月,聞一多擔任“慶祝政治協(xié)商會議成功、抗議重慶二一O慘案、堅持嚴懲一二一慘案禍首大會”主席;3月,參加為一二·一四烈士舉行的葬禮和游行;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樸的大會上,斥責國民黨暗殺李公樸的罪行,發(fā)表了《最后一次講演》,會后回家,再到民主周刊社主持記者招待會,招待會結(jié)束后,聞立鶴接父親回家,即將到家門時,潛藏的特務開槍射擊,聞一多頭部中彈身亡。
春秋、戰(zhàn)國、秦朝時期刺殺案件:袁盎遇刺身亡、管仲刺殺公子小白、聶政刺殺韓相俠累、曹操刺殺董卓、高漸離刺殺嬴政、張良刺殺嬴政等...
漢朝到清朝時期刺殺案件:西漢呂雉毒殺劉恭、東漢伍孚刺殺董卓、北魏馮太后殺拓跋弘、北周楊堅殺宇文闡、隋朝楊廣毒殺楊堅、唐朝韋后、安樂公主毒殺李顯,金國完顏亮殺完顏亶等...
近代刺殺案件:汪精衛(wèi)刺載灃事件、李公樸遇刺案、鄧鏗被刺案、楊增新遇刺案、張宗昌被刺事件、孫傳芳被刺事件、王亞樵被刺事件、鄧演達被刺事件、張敬堯被刺事件、唐紹儀被刺事件、張嘯林被刺事件等...